歡迎到以下社群與鼠鼠互動

如何在21天內改變你的人生?只需掌握這個力量

你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有些人能輕鬆地達成目標,而另一些人卻始終無法打破瓶頸?其實,答案就在於「習慣」。無論是早起鍛鍊、健康飲食,還是定時讀書,習慣的力量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想像一下,當你早上醒來,不用思考就能自動開始一天的例行公事,這種自動化的行為讓你省下多少心力!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習慣的秘密,如何透過科學的方法養成有益的習慣,並實現生活的質變。讓我們一起來解開這些看似簡單但卻極其重要的習慣背後的心理學原理,並學會如何利用這些原理,為自己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和成就感。準備好一起來改變嗎?讓我們開始吧!

什麼是”習慣”?

書籍《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這樣活著》中提到了一個故事,講述了尤金·保利的經歷。保利因感染病毒性腦炎而失去了許多記憶,但他仍能在早上自動進入廚房,煎蛋、炒培根,不覺得很神奇嗎?其實這一切全因為習慣的力量。習慣,是那些我們在經過一段時間後能夠自動化完成的行為。作者查爾斯·杜希格也明確下了定義-”習慣就是刻意或深思而做出的選擇,過了一段時間後不再思考,卻能夠繼續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爲”。

心理學家也定義了習慣的三個特徵

  1. 自動化:不需要太多思考的行為。
  2. 反射動作:需要一定的時間養成,最終成為反射動作。
  3. 情感連結:自動化的不僅限於行為,也可以是思維和情感。

你能想象,如果我們的下意識行為都是有益的,不就代表,我們就能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持續進步嗎?那種沒有意識的概念就像是每天呼吸、每天早上刷牙的那般自然,而且其實想要養成這能夠帶來強大力量的”習慣”,方法其實非常簡單!

成功就像是刷牙一樣自然

養成習慣的三個階段

行為心理學家指出,養成一個新習慣至少需要經過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7天):這時我們需要刻意提醒自己去做,也是最痛苦的時候,顯得不自然。

第二階段(7~21天):行為漸漸自然,但仍需有意識的提醒。

第三階段(21~90天):習慣形成,行為變得自然而無需思考。

這一過程顯示出潛意識如何掌握我們的生活。據研究,平均每個人需要66天來養成習慣,因此家庭環境和生活模式影響深遠,換個角度來說,我們絕對可以改變成任何想要的樣子,而且只需要2~3個月就能迅速煥然一新,離開那陪伴我們數十年的那不想要的狀態。

為什麼養成習慣的天數會有所不同?

心理學家針對每個人養成習慣的天數有所不同提出了幾個原因,只要了解這個秘密,你也能夠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心力來創造對人生有益的習慣!

1.舊習慣的影響

原因就是舊習慣與新習慣之間如果類型相似,但是要求的結果是相反的時候,舊的習慣越是穩固,就越難改變新的習慣,所以我們的舊習慣如果越生根與它排斥的新習慣就越難養成。像是長期晚睡與偶爾晚睡的兩個人,養成早睡習慣的速度一定不一樣。

2.習慣形成的三個歷程

美國卡爾曼的研究中提到習慣必須要經歷三個歷程

順從:表面接受新習慣。
認同:主動接納新習慣。
內化:新習慣融入生活,發揮作用。

這些過程和每個人的環境都會影響習慣形成的速度,像是想要有理財的習慣的話,跟你相處最多的親朋好友是否也有這樣的習慣,就會影響一個人是否能夠更輕易的”順從”這個行為、”認同”這個行為、”內化”這個行為變成習慣,所以才會說養成好習慣-“環境” 是非常重要的關鍵之一!
延伸閱讀:想要成功?先改變你的信念!

環境與他人的鼓勵對於習慣養成非常重要

習慣的雙面刃

所以習慣如同雙面刃,它們可以幫助我們達成目標,也可能成為我們自由的框架。很多時候,我們認為自己無法改變,實則只是習慣的結果。比如,你可能會覺得自己不擅長交朋友,其實這只是因為你尚未養成相關的習慣,所以代表一件事情,只要你能掌握習慣養成或著是改變習慣的能力,你就能夠學會任何事情並且成為任何你想要的人。

結語

在本篇文章的分享中,我希望大家能夠保持開放的心態,勇於學習對自己人生有幫助的思維和行為,並過濾掉阻礙成長的負面習慣。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所啟發,而如果想了解更多習慣的力量及方法,歡迎看看下方的好書推薦,強化自己運用習慣的力量來改變人生吧。

書推薦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全球瘋行的習慣改造指南》

作者:查爾斯.杜希格
譯者:鍾玉玨、許恬寧

全球瘋行的習慣改造指南
讓你不再好習慣學不會、壞習慣改不掉
《紐約時報》排行榜、amazon書店暢銷書

本書2012年初一出版,就引起歐美主流媒體爭相推薦,暴紅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二名,並且熱賣至今,高踞排行榜不墜。作者也親自拍了精采的宣傳影片,解說如何有效地診斷並改變習慣、進而改造生活與事業。

【本文內容為”鼠鼠學生活 Learn Life”所有,未經授權請勿私自擷取及轉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